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

什麼是設計思考( Design Thinking ) ?

什麼是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?


我們先想想在一般需要解決問題、想創意點子的時後,常常遇到一種情況,就是望著前方天馬行空的想,或是上網搜尋,尋找各種可能激發點子成型的資料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們常常無法控制點子產出的時間以及數量,必須取決於「靈感」,靈感一來,點子就來了。可是如果靈感遲遲不來,那該怎麼辦?

於是世界上許許多多的「設計方法論」就出現了!  所謂的「方法」,就是用來解決問題、 及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式或工具。而Design Thinking就是一種創意與設計的方法論,目的在於能夠快速、有效率的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,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!!

這套Design thinking的方法論是來自美國Stanford大學,在Stanford裡設有專門教授Design thinking的d.school,教導各種不同領域的學生創新的產品設計概念,是個跨領域的學程計畫。

其實不只d.school,還有許多以design thinking為忠旨的組織,在國外有知名設計公司IDEO、美國MIT大學的媒體實驗室(Media Lab)、非營利組織Inventors Without Boarders等等,台灣則有台灣大學不一樣思考社、教育訓練及顧問公司d.taiwan、非營利組織Design for change等,推廣設計思維的概念。





設計思考的流程簡介

設計思考的流程分為五個步驟,透過這五個步驟中不同的技巧,發想以及收斂,可以讓人們迅速的想出許多用來解決問題的創意點子。


第一步 -- 同理(Empathy),體,發散
第二步 -- 定義(Define),煉,收斂
第三步 -- 發想(Ideate),創,發散
第四步 -- 實作(Prototype),塑,收斂
第五步 -- 測試(Test),試,收斂

在每個步驟中都有不同的小技巧以及時間的限制,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想出及嘗試創意點子。




而我覺得設計思考最棒的部分是他所強調的概念,點出了很多思考及討論上的盲點,尤其是在創意發想這一部分,以下將介紹設計思考的重要觀念與例子:



觀念一 -- 以人為本

同理心是design thinking中非常重要的概念,在第一階段(Empathy)就是透過觀察、有品質的訪談、訪談技巧,來瞭解及尋找被隱匿的需求,並想像不存在的解決方案,以創意的解決問題。

分享一個非常棒的以人為本的例子。對於許多癌症病童而言,核磁共振掃描的檢查簡直是夢魘,小孩子必須獨自一人躺在診療室中巨大的儀器上,一動也不能動,還必須忍受高達100分貝的噪音,許多小孩會害怕,會亂動,因此醫院常常必須幫病童全身麻醉後才有辦法檢查,然而全身麻醉的風險又很大,因此GE的Healthcare團隊試圖解決這個問題。

不同於一般總是往更尖端的科技去發想的思考邏輯,設計思考團隊選擇陪著孩童玩樂、塗鴉,透過觀察來瞭解孩子們的喜好、想法、行為邏輯,從玩樂中他們發現,4-9歲的孩童們多半透過故事與圖像來理解這個世界,於是他們便以此為出發點,發想出一個超棒的點子! 將核磁共振診療室改造、幻化成故事中的場景,告訴孩子們他們即將體驗一場冒險旅程,會有個大怪獸,發出好大好大的聲音,你必須趕快躲到山洞中,一動也不動,否則就會被大怪獸發現!透過這種方式,診療再也不是令人害怕的可怕經驗,而是一個刺激旅程的開端!!




這個過程中,沒有厲害的技術、沒有高額的花費,有的只是一顆顆願意傾聽孩子們聲音的心,挖掘出隱藏在表面下深層的洞見,並運用創意解決問題!!








觀念二 -- 堆疊出好點子


設計思考在發想(Ideate)階段,規定團隊成員不能去批評別人的構想,就算這個構想再怎麼不可能也不能批評,比較好的方式是去思考他提出的點子的目的是什麼,並試圖運用自己所學、轉化為較可行且可達到目標的方法,藉由一層層的堆疊,發想出許多不同的點子。

為什麼這樣規定主要有兩個目的:
第一,如果要去否定、批評別人,代表已經思考到"可行性"的問題了,然而在這個階段,我們是追求"量"大,透過規定讓大家不去討論可行性,而專注於發想非常多、各式各樣的解決方式。透過這樣,最瘋狂、最不可行的點子便有可能存在,而這些瘋狂想法常常經過轉換後,就變成成功創新的基礎!
第二,透過規定不能批評別人,創造一個安心、鼓勵發言的環境,除此之外,也能建立正向、活潑的討論氣氛,有助於創意點子的發想。

這點我覺得是特別需要練習的,台灣的教育過程中比較忽視了這一塊,在求學的路上我們往往在比誰錯的少,常常在挑錯誤在批判,常常認為"自己的"才是最好的。

但是堆疊出好點子,完全是不同的出發點,因為最終的想法是彼此之間互相激盪、建立起來的,沒有所謂的我的、你的,所以沒有批判,所有的人也會願意一起去執行共同想出來的想法。除此之外,這樣作法的額外好處就是,在討論時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背景,常常最後發想出的點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顧慮到了許多面向。總而言之,"堆疊出好點子"的概念,使得集體創作及運用群眾智慧變得更可行!




觀念三 -- 及早失敗,把失敗當朋友,做就對了!!

在台灣,發現很多人(也包括我自己)都有些完美主義,希望能夠一次就把事情做到最好,每每都深思熟慮、仔細計畫,這樣的個性也許在做事情時是好的,但是在創意發想上,常常就會遇到瓶頸,因為設計以及創意發想時很難知道"最好"的狀況是什麼,所以在執行階段時,常常會猶豫不決,不敢向前去嘗試。

而"及早失敗"的這個概念,主要是要告訴我們,在創意發想以及設計產品時,及早失敗的成本是很小的,擁抱失敗,我們將更能一步步去修正。

舉個簡單的例子,請你猜猜看這張圖裡的東西是什麼?



他其實是一個鼻腔專用的手術刀的簡單原型!! 這個原型用了一個非常簡單、非常便宜的材料,做了第一版的手術刀樣式。再把這個簡單的模型拿給醫生使用,請他們嘗試看看,這樣的握法舒不舒服、拿久了手會不會痠、尋求使用者的意見。試想看看,一支麥克筆、一個底片盒、一個夾子、一捲膠帶,只花30元,就可以得知這樣的型狀、手拿方式有沒有什麼優缺點,要怎麼改善。就算失敗了,成本也非常的少,可以不斷的嘗試與改進。
相反的,如果在這個過程中,沒有一次次的失敗與修正,等到最後產品生產、行銷的錢都砸下去之後,才發現需要改變的地方,那麼修正的成本將會變得非常的高。
所以不要猶豫、立即行動,趕快把腦中的想法化為一個簡單的雛形,去測試、去詢問意見,在成本小的時候累積失敗的經驗,將有助於我們更臻完善。


總而言之,以人為本、分享的力量、擁抱失敗是設計思考的三大核心理念,接下來我們將會有更深入、詳細的design thinking介紹,也將會說明d.cafe如何、為何要運用設計思維的概念,以及分享在實體project中遇到的阻礙。

這是Stanford大學所公佈官方文件,裡面有五大步驟更詳細的說明及介紹,有興趣的人可以下載閱讀 :)  http://dschool.typepad.com/files/bootcampbootleg2010.pdf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